同业存款信托缘何被叫停
来源: 苏信理财 时间:2012-02-13
继银信合作、票据信托等业务相继被叫停后,日前,银监会又把警惕的目光转至信托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同业存款信托上。据有关人士透露,银监会近期审核否决某信托公司拟发售的一款资金用于同业存款的集合信托,并在全行业内对此种同类信托全面叫停。分析人士表示,监管部门频频叫停信托产品,主要还是对银行利用信托公司转移信贷资产的担忧,这样的“银信合作”让监管层无法算出真正的银行互存和拆借数字,后果严重。
变相“高息揽储”所谓同业存款是指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办的存款业务,属于对公存款种类,即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员万蓓向记者介绍,一般情况下,同业存款利率可与银行协议定价,期限和利率都无限制。
自近年信贷政策紧缩后,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骤现,加之负利率背景下,存款持续减少,令存贷比考核压力更大。银行开始委托信托公司发行同业存款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在该信托计划中,信托公司以受托人名义将信托资金存放在银行,形成一笔定期存款,即同业存款。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同业存款信托多属单一资金信托,所以此类信托产品不需进行公开信披,其规模无法被监控,这也是银监会感到担心的主要原因。在万蓓看来,如果说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吸引存款还算遮遮掩掩,那么直接发行理财产品吸收社会资金投资同业存款,则等于公开以高利息作为诱饵将社会资金摇身一变为银行存款。
近期,招行、江苏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泉州银行、福建海峡银行、徽商银行、鄞州银行等均推出100%理财资金投资于同业存款的理财产品,理财资金只要在银行账上躺1—3个月,就可轻松获得5%以上的收益。而银行发行此类产品的最终目的还是“高息揽储”。这样一笔存款可纳入贷存比考核,揽存压力减轻,且利率是参照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银行是十分积极的。但从监管层的角度看,这种以逃匿信贷规模为目的的银行同业代付业务疯狂增长,如不及时遏制,将完全扰乱宏观调控的效力,出于这样的担忧,同业存款的“被禁”显然无可避免。
推动“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此外,此次监管部门“窗口指导”叫停同业存款信托的举措,也是银监会希望信托公司避免“通道化”的一次强力纠正。
万蓓表示,最近监管部门连续叫停票据信托和同业存款信托计划,均显示监管当局堵漏洞,以加强信贷真实规模的管控,也透露出监管层反对信托公司平台化和通道化,迫其回归资产管理主业的意图。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信托业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截至去年三季末,银信合作的信托产品规模为1.67万亿元,占比40.83%。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去年信托公司在理财市场上“独占鳌头”,但仔细分析其产品,不少还是与各机构合作的平台化产品,并不能体现出信托的自主管理能力。
事实上,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回暖,通胀指数保持高位,民众的投资意识逐步被唤醒,对个性化、精细化与专业化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对信托公司来说,只有设计出更具个性化和灵活性的主动管理型产品,才能最终摆脱这种“发展—壮大—叫停”的恶性循环。
变相“高息揽储”所谓同业存款是指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办的存款业务,属于对公存款种类,即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员万蓓向记者介绍,一般情况下,同业存款利率可与银行协议定价,期限和利率都无限制。
自近年信贷政策紧缩后,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骤现,加之负利率背景下,存款持续减少,令存贷比考核压力更大。银行开始委托信托公司发行同业存款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在该信托计划中,信托公司以受托人名义将信托资金存放在银行,形成一笔定期存款,即同业存款。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同业存款信托多属单一资金信托,所以此类信托产品不需进行公开信披,其规模无法被监控,这也是银监会感到担心的主要原因。在万蓓看来,如果说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吸引存款还算遮遮掩掩,那么直接发行理财产品吸收社会资金投资同业存款,则等于公开以高利息作为诱饵将社会资金摇身一变为银行存款。
近期,招行、江苏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泉州银行、福建海峡银行、徽商银行、鄞州银行等均推出100%理财资金投资于同业存款的理财产品,理财资金只要在银行账上躺1—3个月,就可轻松获得5%以上的收益。而银行发行此类产品的最终目的还是“高息揽储”。这样一笔存款可纳入贷存比考核,揽存压力减轻,且利率是参照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银行是十分积极的。但从监管层的角度看,这种以逃匿信贷规模为目的的银行同业代付业务疯狂增长,如不及时遏制,将完全扰乱宏观调控的效力,出于这样的担忧,同业存款的“被禁”显然无可避免。
推动“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此外,此次监管部门“窗口指导”叫停同业存款信托的举措,也是银监会希望信托公司避免“通道化”的一次强力纠正。
万蓓表示,最近监管部门连续叫停票据信托和同业存款信托计划,均显示监管当局堵漏洞,以加强信贷真实规模的管控,也透露出监管层反对信托公司平台化和通道化,迫其回归资产管理主业的意图。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信托业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大关,截至去年三季末,银信合作的信托产品规模为1.67万亿元,占比40.83%。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去年信托公司在理财市场上“独占鳌头”,但仔细分析其产品,不少还是与各机构合作的平台化产品,并不能体现出信托的自主管理能力。
事实上,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回暖,通胀指数保持高位,民众的投资意识逐步被唤醒,对个性化、精细化与专业化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对信托公司来说,只有设计出更具个性化和灵活性的主动管理型产品,才能最终摆脱这种“发展—壮大—叫停”的恶性循环。
(xief摘自上海金融报)